信息摘要:
各地方根據污泥處理方式有對應的補貼政策,這是各地的處理成本,相應的根據處理工藝,算出來每噸的處理費用,加上處理后深加工應用的費用,就可以得出能創造的利潤效益?!ぁぁ?/div>
污泥中有氮、磷等有機物質,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,使污染治理更加環保。
我國各地污泥處置的補貼方式不同,但都是以環保項目能夠長遠可持續的運行為目的。在補貼額度方面,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,都以污泥處置方式以及達到的效果為衡量標準。
焚燒和熱干化處理污泥總成本最高,每噸處理成本在330-470元之間,相對來說,好氧發酵和填埋的總成本則較低,每噸處理最高成本不到150元。
來看下各地方補貼情況:
北京:干化、水泥窯協同處置方案,補貼越260元/噸。
上海:石洞口項目,采用干化焚燒法方案,補貼約280元/噸。
廣州:污泥處理現有的補貼水平是每噸300元。污泥堆肥成本約為每噸50~100元,焚燒為每噸100~150元,此外還有運輸成本。
重慶:明確主城區按照“干化 填埋 資源化”、遠郊區縣城市按照“資源化填埋”的思路推進污泥處置。垃圾處理場根據污泥含水率不同(60%至80%之間),以每噸60 至80元的價格向污水處理廠收取污泥處理費; 污水處理廠所付污泥處理費全部由市財政補助。
南京:利用污泥干化處理設備對污泥進行資源化利用這塊,政府補貼160塊。
浙江湖州:對具有公益性質的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,縣財政補助處置總費用的80%,其他企業產生的污泥,縣財政補助處置總費用的20%。
河北:堆肥技術,補貼約150元/噸。
可以看出各地方根據污泥處理方式有對應的補貼政策,這是各地的處理成本,相應的根據處理工藝,算出來每噸的處理費用,加上處理后深加工應用的費用,就可以得出能創造的利潤效益。